票面利率是什么意思?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的關系
2022-04-06 10:21 南方財富網
票面利率是對給定債券價格下收益率的一種衡量。因此它通常是投資者購買債券時考慮的主要因素。所以公司債券發行人在發行債券之前,必須對其募資項目的收益率和風險進行合理的估計。從而設定合理的票面利率來吸引投資者,達到募資的目的。
比如投資者持有面值1萬元的債券,票面利率為4.75%。利息在每年的6月1日和12月1日進行分配,那么在分配的這兩天他將分別獲得237.50元的利息。如果債券屬無票制,利息將像股息一樣存入投資者的銀行賬戶。
票面利率顯示公司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。企業越強,意味著募資越多,債券票面利率越低。而經濟實力較弱的企業,到期無法償還債券的風險較大。因此由于風險溢價,其債券的票面利率較高。同樣,對于債券募資項目的兩個重要評價指標收益率和風險,當收益率高或風險高時,票面利率往往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。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,不同公司在不同時期、不同項目條件下的結果不具有可比性。所以以上描述是在其他因素和單因素變化的情況下給出的。
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是什么關系?
一般來說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是一致的,但由于市場利率根據市場資金的供求情況隨時變化。票面利率一旦確定了,就不會發生變化,就會出現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不一致的情況。票面利率債務人(發行人)在一定期限內向債權人(持有人)支付的票面利率,屬于債券的中間收益,不同的債券有不同的票面利率。但市場利率只有一個,這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。如果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一致,債券將平價發行。如果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,債券將溢價發行。否則,債券將折價發行。
市場利率是由資金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。由于資金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,市場利率經常發生變化。在市場機制條件下,由于自由競爭,信用資金的供求將逐漸趨于平衡,這種狀態下的市場利率為“均衡利率”。